close

知識通訊評論月刊六十四期  http://tinyurl.com/3ae79g


TSSCI的期刊評鑑制度正在摧毀台灣社會科學,其中立即的兩個效果是,發表論文的問題意識日益模糊,期刊的特色重點也日益模糊。之所以造成這兩個結果,是因為負責評鑑期刊的單位為了防範徇私,想方設法杜絕期刊編輯介入學術生產的過程,如今擔任主編的工作,猶如只是負責確保投稿文章審核是匿名的,所有編務一概程序化。於是,在編輯無法介入,也不敢介入的情況下,投稿人直接面對審核人的予取予求,即使是善意的審核人,投稿人也不敢掉以輕心,以至於投稿文章原本一萬餘字,等到巨細靡遺討好審稿人之後,可能一舉增加到三萬多字。這時作者自己的問題意識已經失焦。失焦的文章沒有人閱讀,無法達到服務知識社群的目的。
各單位為了學術評鑑能加分,爭相要成立期刊。但如果每個期刊的編輯過程都一樣,且編輯都不介入,那麼一個期刊就失去自己的特色,失去特色的期刊就沒有必要獨立成單一的期刊,而可以與其他期刊合併,如此全國其實只需要一本社會科學期刊,每月發行,每期一百篇文章即可,反正一切都電腦化,主編都不介入。

然而,操生殺大權的評鑑單位不察,還變本加厲,甚至在評鑑過程中,就所沒有進行評鑑的事項,都開始指指點點,不但針對期刊,還針對主編,甚至出現針對整個學門的騷擾。有個刊物通過評鑑,但評鑑單位卻另外來電表示,雖然通過,但評審委員覺得貴刊內容品質欠佳,應該改進。可是,不是一向不讓編輯介入過程行使裁量嗎?怎麼評鑑委員自己行使起品質好壞的裁量呢?另外一個刊物通過評鑑,但評鑑單位卻要求更換主編,認為主編的期刊論文發表不足,甚至要求刊物以後不准刊登博士班肄業的投稿。

評鑑單位逾越本分,在不讓期刊編輯裁量的事情上,自己卻逕行片面裁量,這正是因為各校都接受評鑑,都要求發表TSSCI論文,以至於TSSCI主管單位成為不可或缺的決策中心,結果在人格上自我膨脹,甚至要脅要取消整個學門的囂張言論都曾發生。評鑑者不知自我節制,道德人品低劣至此,體制的培養縱容,實在難辭其咎。

期刊的編輯不會想要把自己主編期刊搞垮搞砸,人人都會希望自己的期刊好,鼓勵主編為自己刊物負責,乃是學術管理的重責大任,這樣的期刊有特色,有方向。然而,評鑑單位把主編當成是牟私營利的小人來防,反而剛好突顯出學術界領導人自己的心態,也說明為什麼有人一旦擔任了學術領導人,就會變得頤指氣使,不可一世,而懷疑期刊編輯變成跟自己一樣。

現在的結果是,期刊主編個個如臨大敵,把自己手腳束縛住,就擔心被認為主編時有自己的判斷,他們負責的與擔心的事情是,不能讓期刊被那些在社會科學中心主持評鑑的專家們給除名,這樣自己就無法對發行期刊的大學校長、學會會長或基金會的董事長交代了。這樣的主編文化逐漸流行起來,台灣的社會科學期刊當然益加匠氣。

當前整個學術界研究風氣潰散,撰稿人一味討好審稿人,審稿人不對主編負責,導致多數撰稿人被迫趨炎附勢,致使研究論文失焦,刊物特色模糊,期刊主編拒絕負責。學者逐漸喪失對學術的熱誠,思想與理念淪為技術性的討好,那還會剩下多少學術界的領導人能起示範作用,以學術報國,關懷社會呢?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eameve 的頭像
    dreameve

    大度人生

    dreame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