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限的可能
在大肚山生活了將近八年的時間。
那擺脫龐大考試壓力,逐步探索、認識世界的日子,是在這有些兒離世的地方發展的。東海社會,給予了我人生最寶貴的時光,開拓了眼界與心。
猶記大學生活的精彩豐富,更對自己有著不知從何而來的自信。那時候的我,相信只要努力,沒有什麼做不到的。抱著這樣激昂的心,即使眼見許多學長姐痛苦地生產論文,仍選擇進入社研所,繼續在大肚山的日子。
那份對研究熱情的心,在研究所的學習過程中,不斷地受到摧殘。到現在,剩下一丁點殘餘。或許這便是所謂的嚴格訓練,讓人徹底地瞭解自己的底線與極限。似乎都該接受的--有限的可能。
生產論文的日子,說來有點不堪回首,卻又那麼獨一無二。這段日子很純粹,只有自己與研究,簡單地令人驚恐,卻是難得又難以形容的過程,真的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有辦法心領神會。完成這個階段,無法稱得上什麼樣的成就,但卻是許多人支撐著我走過這段過程,比起我所完成的,他們給予我的,才是真正重要、無價且溫暖的。當然,在我生命中留下痕跡的人,要比我能列出得多很多。
我的論文指導老師,黃崇憲老師,是我在東海社會最最重要的精神指導。多年來於課業上、工作上共同度過的日子,黃老師不僅僅是我的老師,我將他當作我的家人。老師對於生命、對於教學的熱情,讓我欽佩也感動。以及師母,趙長寧老師,他們總是給我許多的溫暖,亦師亦友的感情,是我珍貴的擁有。感謝兩位老師多年來對我的照顧,這是無法言喻的感謝與感情。請二位在忙碌之餘,務必多多保重自己。
萬分感謝我的口試委員,何明修老師與苗延威老師,在百忙之中北上南下地到台中來為我口試。從多種角度給予我研究的寶貴建議。這樣不成熟的作品,能夠被如此地閱讀和思考,讓我深受感動。有人一同分享與討論,是興奮的、是熱血的。兩位老師對於研究的深入與細心,更是令我讚嘆與佩服。
對於研究主題,泛紫聯盟的歷程,執行長簡錫堦先生提供了許多重要的資訊。感謝簡先生願意接受我的訪談,不僅熱情主動地回應邀請,更貼心地安排了適合訪談的場地。這是順利得不可思議的訪談過程,謝謝簡先生對於我研究的支持。這份研究尚無法釐清泛紫聯盟的許多面向,是我相當遺憾的,希望未來還有機會繼續發展。
感謝劉正老師,多年來對我的生活與研究不間斷地關心、支持和鼓勵。老師始終對我有著無比的信心,遠甚過我自己。對於一個不斷在論文書寫中喪失自信的研究生,這樣的相信和關心帶來深切的感動與證明,證明了我尚未被這個世界遺棄、證明了我有存在的一點點必要。謝謝劉老師始終朋友般地陪伴鼓勵、亦不斷地提供建議,真的非常非常的溫暖。
感謝瑞芬所教導我的一切,是妳讓我擁有工作的能力與態度,從妳身上我學到許多,更感謝妳對我這麼多的幫助,是妳讓我成為現在的我。謝謝鍬鈴與常斌學長總是這樣耐心親切地為我處理問題,有你們在系辦真好。也謝謝育儒學長經驗上的分享,與時常為我解決問題的幫忙。
晏德學長與春涵學長,由我大學認識一路到現在,總是溫暖地與我分享生活和課業,給予我無數的建議,更陪我度過工作上、生活上許多的困難,感謝學長們的支持和陪伴。立本學長,你讓我認識了不一樣的社會運動、不一樣的社會運動者,開啟了我的眼界,讓我知道另一種可能。
認識近十年的儲君芳與惠娟,在不斷面臨挑戰的人生歷程中,這樣的陪伴和分享彌足珍貴,謝謝你們始終相信與支持我。我們有著迥然不同的經歷,卻同樣地充滿苦難,感謝在這樣的過程中,有彼此能作伴。現在的我,對自己的未來茫然至極,但我卻相信你們的未來是璀璨的,我始終是羨慕你們的。
謝謝陳郁仁醫師與菲菲對我的信心、支持與幫助,我都不知道為什麼你們對我這樣地好,我不該擁有這種關心的。感謝你們的出現與溫暖陪伴。
我親愛的家人,我的爸爸、弟弟與妹妹,感謝你們接受我面對自己生命的執著。十多年來的風風雨雨,我們每個人都不知如何面對自己心底的傷,被迫學習著習慣沒有母親的日子、沒有家的心酸,以致沒有餘力關心彼此。但我真的相信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了,我們一定可以越來越好的。
九年了,我卻還不知如何習慣沒有母親的日子。謹將我這份小小的進步,獻給我親愛的母親。